![]() |
對於種子島氏的來源,有兩種說法,一種認為是由桓武平氏清盛流之後裔而來;另一種則說是多彌直(?)的後代,一般人較採用前者。傳說種子島氏之祖是平清盛之孫、平行盛之子平信基。行盛之妻和信基母子兩人在北條時政的幫助下,從鎌倉逃出後,受封種子島,並兼領深川院與財部院。 到了戰國時代,由種子島時堯所統領的種子島變得炙手可熱,因為島上出產一種威力強大的新式武器-種子島火槍。天文十二年(1543),種子島的西村小浦漂來一艘受颱風襲擊的破船,船員在與島主種子島時堯會面時,獻上(一說賣出)兩梃鐵砲(即洋槍)作為禮物,請求在島上避風雨。種子島時堯接觸到這種新武器後,覺得十分震撼,於是專門組織家臣來學習操作這種武器,並學習製造方法及調配火藥,後來又在性能上加以改進,研製出著名的「種子島火槍」。這就是日本史上有名的「鐵砲傳來」事件。鐵砲的傳來對中世紀的日本有很大的影響,它不但使戰爭的型態、風貌改變,也隨之引起戰術戰略上的革命。不過可惜的是,在當時的資料上對於此事的記載並不詳細,因而留下了不少待解之謎,就連那艘漂流到種子島的船是來自南蠻(今荷蘭)還是中國都還有爭議,但在鐵砲改變了日本歷史進程這一點上,倒是無庸置疑的。 之後,身為島津家家臣的時堯把新研發出的鐵砲獻給島津貴久。在天文十八年(1549)五月的大隅加治木攻城戰,島津家首次將這種新武器在實戰中運用。種子島火槍為島津氏的「三州統一」立下了汗馬功勞,種子島和時堯本身也因此聲名遠揚。後來種子島氏第十六代當主種子島久時(時堯之子)被豐臣秀吉移封到薩摩知覽院,直到慶長四年(1599)才重新恢復了種子島的舊領。 資料提供:風影 |
![]() |